腎臟作為人體的“凈化站”,每天默默承擔著過濾血液、排出廢物和調節(jié)水分的重要任務,是維持體內水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核心器官。然而,腎臟病早期癥狀往往隱匿,許多患者在確診時病情已進入中晚期,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。因此,普及腎臟病防治知識刻不容緩。
腎臟病早期癥狀不明顯,極易被忽視。當出現(xiàn)以下情況時,應警惕腎臟病的可能:
1.水腫:晨起眼瞼、面部水腫,勞累后下肢水腫,休息后不消退。這是由于腎臟排水功能下降,導致體內水分潴留。
2. 泡沫尿:尿液中出現(xiàn)大量細密、經久不散的泡沫,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現(xiàn),提示腎臟濾過功能受損。
3. 尿量異常:正常人每天尿量約1000 - 2000毫升,尿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的信號。如夜尿增多,夜間排尿次數(shù)超過2次,且尿量超過白天尿量,也需引起重視。
4. 高血壓:腎臟疾病可引起血壓升高,而高血壓又會進一步損害腎臟。若血壓突然升高且難以控制,應檢查腎功能。
某些人群患腎臟病的風險較高,需重點關注:
1.糖尿病患者: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腎臟血管和腎小球,導致糖尿病腎病。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腎功能。
2. 高血壓患者:血壓長期控制不佳,會增加腎臟負擔,損傷腎臟。高血壓患者要嚴格控制血壓,定期進行腎臟檢查。
3. 肥胖人群:肥胖會導致代謝紊亂,增加腎臟負擔,引發(fā)肥胖相關性腎病。肥胖者應積極減重,改善生活方式。
4. 有腎臟病家族史者:遺傳性腎臟病具有家族聚集性,此類人群應定期體檢,以便早期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。
預防腎臟病,需從日常生活點滴做起:
1.合理飲食:減少鹽的攝入,每天不超過5克,避免食用過多高蛋白、高脂肪食物,以免加重腎臟負擔。多吃新鮮蔬菜水果,保證營養(yǎng)均衡。
2. 適量運動: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可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,預防腎臟病。
3. 控制體重:保持健康體重,避免肥胖。通過合理飲食和運動,將體重指數(shù)(BMI)控制在18.5 - 23.9之間。
4. 慎用藥物:許多藥物對腎臟有損害,如非甾體抗炎藥、抗生素等。用藥前應咨詢醫(yī)生,避免自行用藥。
5. 定期體檢:每年進行一次尿常規(guī)、腎功能和泌尿系統(tǒng)超聲檢查,有助于早期發(fā)現(xiàn)腎臟病,及時治療。
一旦確診腎臟病,患者應積極配合醫(yī)生治療,嚴格遵醫(yī)囑用藥,定期復查。同時,要保持良好的心態(tài),避免焦慮、抑郁等不良情緒,樹立戰(zhàn)勝疾病的信心。
腎臟健康關乎生命質量,讓我們從現(xiàn)在做起,關注腎臟健康,遠離腎臟病的困擾。
通訊員 | 腎內科 文輝
編 輯 | 郭金璇
審 核 | 邱熾昌
終 審 | 梁洪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