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廣東省疾控中心相關統(tǒng)計顯示,截至8月11日,今年全國發(fā)現(xiàn)食用小龍蝦后引起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病例超過100例,分布在湖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上海、廣東和浙江,其中江蘇和安徽的病例數(shù)最多,超過60例。小龍蝦還驚動了國家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。8月12日,總局發(fā)布小龍蝦的消費提示,稱如果進食小龍蝦后出現(xiàn)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。這讓不少吃貨都擔心“還能好好地吃一頓小龍蝦嗎?”
什么是橫紋肌溶解綜合征?
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是指骨骼肌被急性破壞,骨骼肌細胞溶解,釋放大量肌紅蛋白、磷酸肌酸激酶等物質進入外周血液產生的一組臨床綜合征。
癥狀:突發(fā)的全身肌肉酸痛無力、尿呈醬油色,還可伴有惡心、嘔吐,發(fā)熱,頭暈,呼吸困難,低血壓等。
危害:釋放入血的肌紅蛋白極易堵塞腎小管,引起少尿和無尿,導致急性腎衰竭。
原因:致病原因很多,包括交通事故、劇烈的地震等引起的嚴重的肌肉損傷和擠壓傷,長久保持同一姿勢引起的肌肉長時間受壓,過度劇烈的肌肉運動,癲癇持續(xù)狀態(tài),休克,高溫,過高熱、嚴重電擊傷等物理因素。還有一些代謝性疾病,藥物,毒素,感染,電解質紊亂,嚴重內分泌異常,多發(fā)性肌炎和皮肌炎等非物理性因素。
哈夫病指的是患者食用水產品24小時內出現(xiàn)不明原因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征。
吃小龍蝦確實可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?
每到吃蝦季,總有報道將小龍蝦與橫紋肌溶解綜合征“串聯(lián)”。值得關注的是,通過分析患者的就餐史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吃了1斤以上的小龍蝦。這似乎在暗示小龍蝦中有某種神秘的物質,需要一定量才能導致生病。但現(xiàn)今仍沒有科學證據(jù)證明二者的關聯(lián),致病因素尚無明確定論。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原因,一直是個世界難題。
由小龍蝦引起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病例非常少,吃貨們不要恐慌。
2012年,《現(xiàn)代預防醫(yī)學》刊載的《食用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》(以下簡稱《調查》)對南京小龍蝦事件的分析顯示,南京每年5到8月,日均小龍蝦消費量在60噸左右,如以每人日均消費0 .5kg計,每天有12萬人次食用小龍蝦。按照這一計算方法,2010年7月21日至8月28日的39日中,即南京小龍蝦事件期間,有380萬余人次食用小龍蝦,而確診的病例僅有23例?!耙虼吮敬问录鞘秤眯↓埼r后極少數(shù)個體出現(xiàn)的病例?!痹摗墩{查》分析稱。
怎么安全食用小龍蝦?
在外就餐吃小龍蝦時,應選擇持有正規(guī)食品經營許可證(餐飲服務許可證)的單位進行消費,并索要發(fā)票或收據(jù)。網(wǎng)絡訂購小龍蝦時,也要確認供餐單位的有效資質。不要光顧街頭流動攤販或無證經營單位。
自行烹飪小龍蝦,注意從正規(guī)渠道購買小龍蝦,選材要新鮮、干凈。不要自行捕撈,不要食用野生小龍蝦,避免食用被有害的化學物質污染的小龍蝦。因為即使經長時高溫烹煮的小龍蝦也不能消除其可能帶有的毒素。

烹飪前建議小龍蝦用清水浸泡2~3個小時后,刷洗干凈、高溫煮熟后食用。不要加工死亡、異味或味道不新鮮的小龍蝦。
進食小龍蝦時,仔細觀察一下小龍蝦的軀體,選擇尾部蜷曲的小龍蝦進食,不要進食異味的小龍蝦,也不要食用小龍蝦的頭和內臟。
由于小龍蝦蛋白質含量高,而蛋白質腐敗后對人體健康會帶來很大損害,因此不要進食“隔餐”小龍蝦,也不宜短時間一次進食大量的小龍蝦,尤其是平常有多種食物過敏史者。
進食小龍蝦24小時內如發(fā)生原因不明的肌肉疼痛、乏力,或排醬油樣尿,甚或發(fā)生少尿或無尿者要及時到醫(yī)院診治,并說明進食史。
|